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5安装SLES 11操作系统

指导用户使用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ISO镜像文件直接安装OS。

不同版本OS的安装向导界面略有差别,不同类型OS的安装向导不同,详细信息可从各OS厂商官网获取。此处以在Legacy模式下安装SLES 11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更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可参考对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指导案例集。对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指导案例集请联系技术支持获取。

操作步骤


    1. 准备新硬盘或者已经格式化的硬盘安装OS。

    2. 设置启动设备为光驱。

      在管理软件的Web界面中,设置系统启动项为光驱,具体如下:

      • 在iBMC Web界面中,将“配置 > 系统启动项”或“系统管理 > BIOS配置 >
        系统启动项设置”页面中的“引导介质”或“优先引导介质”设置为“光驱”。

      根据使用的iBMC版本的不同,界面显示会有所差异,具体请参见对应服务器iBMC用户指南。

    3. 在iMana 200 Web界面中,将“配置 > 系统配置 > 系统启动选项”页面中的“系统启动选项”设置为“光驱”。

  • 加载光盘或镜像文件。

 

  1. 根据使用的不同介质,请选择以下一种方式操作:
    • 如果使用光盘,请将OS安装光盘放入物理光驱中,执行4。
    • 如果使用ISO镜像文件,请执行3.b。
  1. 服务器远程虚拟控制台命令窗口工具栏中,单击

    弹出虚拟光驱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光驱对话框


     虚拟光驱对话框
  2. 选中“镜像文件”,单击“浏览”。

    弹出“打开”对话框。

  3. 选择OS的ISO镜像文件,单击“打开”。
  4. 在虚拟光驱对话框中,单击“连接”。

    当“连接”显示为“断开”后,表示虚拟光驱已连接到服务器,如图2所示。



    图2 
    虚拟光驱连接成功


     虚拟光驱连接成功

 

  1. 在工具栏中,单击,选择重启。

弹出确认对话框。

  • 单击“是”。

 

重启服务器。进入操作系统引导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操作系统引导界面


 操作系统引导界面

  • 安装OS。

 

  1. 在引导界面中选择“Installation”。

打开“Welcome”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Welcome界面


 Welcome界面
  • 在“Welcome”界面中进行如下设置:
    • 在“Language”区域选择使用的语言,此处选择“English(US)”为例。
    • 在“Keyboard Layout”区域选择键盘模式,此处选择“English(US)”为例。
    • 在“License Agreement”区域选择“I Agree to the License Terms”。
  • 单击“Next”。

    打开“Media Check”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Media Check界面


     Media Check界面
  • 确定光驱、光盘或镜像文件无误后,单击“Next”。

    打开“Installation Mode”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Installation Mode界面


     Installation Mode界面
  • 选择“New Installation”,单击“Next”。

    打开“Clock and Time Zone”界面,如图7所示。



    图7 
    Clock and Time Zone


     Clock and Time Zone
  •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区域和时区,单击“Next”。

    打开“Server Base Scenario”界面,图8所示。



    图8 
    Server Base Scenario界面


     Server Base Scenario界面
  • 选择“Physical Machine”,单击“Next”。

    打开“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如图9所示。



    图9 
    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 单击“Change”,在打开的菜单中选择“Partitioning”。

    打开“Preparing Hard Disk”界面,如图10所示。



    图10 
    Preparing Hard Disk界面


     Preparing Hard Disk界面
  • 选择“Custom Partitioning (for experts)”,单击“Next”。

    打开“Expert Partitioner”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 
    Expert Partitioner界面


     Expert Partitioner界面
  • 根据实际需求创建系统分区和交换分区。
    • 若当前分区情况符合现场需求,执行5.k。
    • 若当前分区情况不符合现场要求,可按照下述方法删除、新建分区。

      如果系统安装在第一块磁盘上,则在sda上分区。

      创建和删除操作如表1所示。


      表1 
      创建和删除磁盘分区

      操作

      步骤

      (可选)删除已有分区

      选择硬盘,单击“Delete”,删除已有的分区。

      创建根分区

      1. 双击“Hard Disks”展开硬盘列表,如图12所示。
      2. 选择根分区所要安装的硬盘,单击“Add”。
      3. 选择分区类型为“Primary Partition”,单击“Next”。
      4. 按照实际需求设置“Custom Size”,例如“20GB”,单击“Next”。
      5. 设置“Formatting Options”为缺省的“Format
        partition”且“File System”保持缺省值“Ext3”。
      6. 设置“Mounting Options”为缺省的“Mount
        partition”且“Mount Point”保持缺省值“/”。
      7. 单击“Finish”。

      创建交换分区

      1. 选择交换分区所要安装的硬盘,单击“Add”。
      2. 选择分区类型为“Extended Partition”,单击“Next”。
      3. 按照实际需求设置“Custom Size”,例如“4GB”,单击“Next”。
      4. 单击“Finish”。


      图12 
      展开硬盘列表


       展开硬盘列表
  • 配置完成后,单击“Accept”。

    返回如图9所示的“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 单击“Change”,在打开的菜单中选择“Software”。

    打开“Software Selection and System Tasks”界面,如图13所示。



    图13 
    Software Selection and System Tasks界面


     Software Selection and System Tasks界面
  • 按照实际需求增加或删除软件选项,单击“OK”。

此处必须勾选“C/C++ Compiler and Tools”,否则某些特殊类型的网卡可能无法使用。

弹出“Confirm Package License: agfa-fonts”对话框,如图14所示。



图14 
Confirm Package License对话框


 Confirm Package License对话框
  • 单击“I Agree”。

    返回如图9所示的“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 在“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中单击“Install”。

    弹出安装确认对话框。

  • 单击“Install”。

    打开“Package Installation”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5 
    Package Installation界面


     Package Installation界面
  • 按照提示依次更换光盘或镜像文件,完成基本安装。

    完成基本安装后,系统重启,进入“Password for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root”界面,如图16所示。



    图16 
    Password for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root界面


     Password for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root界面
  • 设置root用户密码,单击“Next”。

    打开“Hostname and Domain Name”,如图17所示。



    图17 
    Hostname and Domain Name界面


     Hostname and Domain Name界面
  • 设置服务器的“Hostname”和“Domain Name”,单击“Next”。

    请自行配置符合实际情况的参数,不建议使用缺省值。

    打开“Network Configuration”界面,如图18所示。



    图18 
    Network Configuration界面


     Network Configuration界面
  • 建议在图18所示界面中按照实际需求修改“Firewall”和“SSH”配置,其它参数可采用缺省配置,单击“Next”。

    打开“Test Internet Connection”界面,如图19所示。



    图19 
    Test Internet Connection界面


     Test Internet Connection界面
  • 选择“No, Skip This Test”,单击“Next”。

    打开“Network Services Configuration”界面,如图20所示。



    图20 
    Network Services Configuration界面


     Network Services Configuration界面
  • 使用缺省配置,单击“Next”。

    打开“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界面,如图21所示。



    图21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界面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界面
  • 选择“Local (/etc/passwd)”,单击“Next”。

    打开“New Local User”界面,如图22所示。



    图22 
    New Local User界面


     New Local User界面
  • 根据实际需求创建新用户,单击“Next”。

    打开“Release Notes”界面。

  • 单击“Next”。

    弹出倒计时对话框。

  • 单击“OK”。

    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界面,如图23所示。



    图23 
    Hardware Configuration界面


     Hardware Configuration界面
  • 采用缺省配置,单击“Next”。

    打开“Installation Completed”界面。

  • 单击“Finish”。

    弹出提示对话框。

  • 单击“Continue”继续安装。

    安装完成后,进入如图24所示的系统登录界面。用户名及密码详见5.r。



    图24 
    系统登录界面


     系统登录界面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查看服务器当前驱动是否配套,是否需要安装驱动,详细操作方法请参考安装升级驱动程序和Firmware。建议配置定位OS故障功能,详情请参考定位OS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