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交换机堆叠方式和组建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其内容依据实验室环境编写。手册提供的内容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并不确保涵盖所有型号产品的所有使用场景。因版本升级、设备型号差异可能造成手册中提供的内容与用户使用的设备界面不一致。请以用户设备界面的信息为准,本手册不再针对前述情况造成的差异一一说明。

对于S系列交换机,多台盒式交换机组合为一台逻辑设备叫堆叠,两台框式交换机组合为一台逻辑设备叫集群,本手册仅介绍盒式堆叠相关的最佳实践。

华为交换机堆叠选型

堆叠款型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需要根据业务需求、业务功能、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进行堆叠选型,每个阶段的选择不是独立的,在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

图1-1 选型思路

选择交换机型号

S系列盒式交换机分为S1700、S2700、S3700、S5700和S6700等几个系列,每个系列交换机的定位不同,在进行堆叠选型时,推荐先按照交换机定位进行初步选择。

  • S1700系列交换机不支持堆叠,因此选择型号时应首先排除S1700系列交换机。另外,有些系列中的有些型号是不支持堆叠的,具体请参见《S2700, S3700, S5700, S6700系列交换机 使用注意事项合集》中设备管理-堆叠使用注意事项-堆叠支持情况中的描述。如果某个系列中有些型号不支持堆叠,会有如下说明。

图1-2 不支持堆叠描述

  • 从产品定位看,S2700、S5700LI是二层交换机,一般用在接入层。S3700、S5700(S5700LI除外)、S6700是三层交换机,一般用在汇聚层。所以可以从交换机部署位置确定交换机的系列。建议汇聚交换机使用性能更好,功能更丰富的的S5700和S6700系列交换机。
  • 根据接入用户数和堆叠方式选择具体的交换机型号。每个系列的交换机根据上行端口数、下行端口数、是否支持插卡等有不同的型号。例如:S5730HI有24个下行口的S5730-36C-HI,也有48个下行口的S5730-60C-HI。如果接入用户数较多,可以选择下行口比较多的型号S5730-60C-HI。每个系列交换机有哪些型号,具体请参见硬件描述中机箱的描述。

选择堆叠台数

一个堆叠系统最多可以包括9台交换机,从转发性能和可靠性考虑,建议一个堆叠系统中的交换机台数不要超过手册中的建议值。例如:S5700LI系列交换机建议组建堆叠的交换机台数为2~5。每个系列交换机具体建议值请参见《S2700, S3700, S5700, S6700系列交换机 使用注意事项合集》中堆叠支持情况中的描述。

选择堆叠方式

V200R011C10之前版本支持两种堆叠方式:堆叠卡堆叠和业务口堆叠。V200R011C10版本业务口堆叠又新增了专用堆叠线缆堆叠,即免配置堆叠。三种堆叠方式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1 堆叠方式对比

堆叠方式 资金投入 组网难易度 使用款型
堆叠卡堆叠 需要单独购买堆叠卡和堆叠线缆 无需配置,安装好堆叠卡,连接好堆叠线缆后自动组建堆叠 支持款型较少,仅S5700EI、S5700SI、S5710-C-LI、S5720EI、S5730SI、S5730S-EI支持
业务口专用堆叠线缆堆叠,也叫免配置堆叠 可以直接使用交换机上的业务口进行堆叠,无需额外购买堆叠卡,需单独购买专用堆叠线缆 无需配置,根据规则连接专用堆叠线缆后可自动组建堆叠 除S5720EI以外,其他V200R011C10及以后版本支持的款型都支持
业务口普通线缆堆叠 可以使用交换机上的业务口进行堆叠,无需额外购买堆叠卡和专用堆叠线缆 需要手动将业务口配置为堆叠口,然后连接堆叠线缆后才可以组建堆叠 除S5700EI、S5700SI、S5710-C-LI以外,其他所有款型都支持

建议:

  • 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堆叠卡堆叠方式。该方式配置简单且不会占用业务口资源。
  • 在使用业务口堆叠时,建议使用专用堆叠线缆堆叠。该方式无需手动将业务口修改为堆叠口,组网工作量小。在堆叠交换机比较多时,尤其建议使用该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配置工作量。

选择堆叠端口和线缆

  1. 使用堆叠卡堆叠时,堆叠卡和堆叠卡上的堆叠口,可用的堆叠线缆都是固定的,请直接根据《S2700, S3700, S5700, S6700系列交换机 使用注意事项合集》中堆叠支持情况中的描述进行选择即可。如S5720EI堆叠卡堆叠支持情况描述如下:

图1-3 堆叠支持情况示意图

  1. 使用业务口进行堆叠时,根据款型的不同,业务口和线缆的支持情况也不同,可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选择。

图1-4 线缆选择步骤

建议:

  • 根据堆叠距离,选择合适的线缆。例如:高速线缆最长的距离是10米,所以当两台交换机距离大于10米时,推荐使用光模块加光纤,或者网线。
  • 当流量需要通过堆叠线缆转发时,建议使用速率较大的接口作为堆叠口。